導讀:在短短不到 3 個月的時間里德國又新增了 24 張 5G 獨立專網許可。
9月 21 日,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BNetzA)最新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已收到 78 份 5G 獨立專網許可證申請。其中,74 份已獲得批準。
短短 10 個月時間就頒發(fā)了 74 張許可證,德國企業(yè)對于自建5G 專網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這里的 5G 獨立專網,在德國也叫 5G 園區(qū)網絡,指企業(yè)基于政府分配的5G 專網頻段,在自己的工廠、倉庫或者園區(qū)建設 5G 專網。
2019 年春季,德國聯邦網絡管理局將 5G 頻率拍賣給了德國電信、沃達豐、Telefónica 等運營商,并同時保留了 3700-3800MHz 給企業(yè)自建 5G 專網使用。
2019 年 11 月 21 日,德國正式對外開放 3700-3800MHz 的 5G 專網頻段申請。企業(yè)可申請這段頻譜,獲得許可后,并支付較低的頻譜使用費,便可利用這一頻段自建獨立于運營商 5G 公網的 5G 專網。
自去年 11 月 21 日到 2020 年 6 月 25 日,數據顯示,德國已頒發(fā)了約 50 張 5G 專網許可。
如今,在短短不到 3 個月的時間里德國又新增了 24 張 5G 獨立專網許可。
德國企業(yè)為何如此熱衷 5G?
“在我們對未來工廠的愿景中,只有地板、墻壁、天花板是固定的、靜止不動的,而其他的一切都是靈活的、可移動的,且會不斷進行自我更新和調整。”
博世表示,未來工廠里的移動機器人、自動運輸車輛,以及 AR 眼鏡等輔助工具,都得基于高性能的無線基礎網絡來實現人、機器和系統(tǒng)之間的高效通信。而 5G 不僅可以確保移動設備和無線傳感器的高效聯網,還將與邊緣計算、AI 等融合,可實現通過本地云實時控制機器人。

5G 工業(yè)用例
汽車巨頭奧迪表示,在我們的工廠里已經廣泛使用機器人,但是,如果用Wi-Fi來控制這些機器人,無法保障通信質量。
奧迪工程主管 Arjen Kreis 舉了一個例子:當我們的員工或訪客在生產線穿行時,他們的手機通常會連接 Wi-Fi 上網,我們不能也不希望禁止他們連接 Wi-Fi,這樣一來,工業(yè) Wi-Fi 會受到干擾而可能會導致機器人停止運行。
網絡規(guī)劃人員指出,目前奧迪的 4G 專網已經證明了比 Wi-Fi 要穩(wěn)定得多,一旦獲得 5G 專網頻率許可,我們將立即升級到 5G。
為什么要升級到 5G?
奧迪做了一道計算題:控制每臺機械臂要求上 / 下行網速為 800/800Kbps,假設一個面積為 2000 平米的工廠內有 120 個機械臂,那就要求每個小區(qū)的上 / 下行帶寬為 96Mbps,再考慮增強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則上下行均需要 150Mbps。
這僅僅只是控制工廠里的機械臂部分。
戴姆勒還指出,在汽車生產過程中,每輛汽車都要灌入必要的軟件,要求在 20 分鐘內下載 50GB 的數據量,這需要約 330Mbps 的下載速率。在工廠里大約有 14 輛汽車同時進行數據加載,因此要求總的下行吞吐量為 4.6Gbps。還需同時上傳總計約 10GB 的數據量,這又需要約 925Mbps 的上傳速率。同時,給汽車加載數據時還要進行實時的系統(tǒng)診斷,這要求往返時延不能超過 50 毫秒。
不難看出,德國工業(yè)巨頭們看重的正是 5G 上下行大帶寬、低時延、高安全、高可靠等特性。用他們的話講,5G 就是未來工廠的基石。
據悉,德國正準備在今年年底分配 26GHz 頻段,以進一步滿足 5G 行業(yè)應用的大帶寬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德國工業(yè)巨頭們對 5G 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但整個歐洲的 5G 部署卻相對緩慢,兩者形成強烈的反差。
近日,代表歐洲工業(yè)巨頭利益的歐洲工業(yè)家圓桌會議(ERT)發(fā)布報告指出歐洲 5G 部署遠遠落后于中國、韓國和美國,并警告歐盟“迫切需要”采取行動以縮小差距。
ERT 報告中提到,由于 4G 落后,導致了歐洲在電子商務、娛樂和社交媒體等領域落后于美國和亞洲,如今 5G 對于智能制造、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技術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是歐洲未來數字基礎設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迫切需要采取行動來縮小 5G 差距。